会员可以在此提问,百战程序员老师有问必答
对大家有帮助的问答会被标记为“推荐”
看完课程过来浏览一下别人提的问题,会帮你学得更全面
截止目前,同学们一共提了 132358个问题
Python 全系列/第一阶段:Python入门/Python入门(动画版) 46楼
Python 全系列/第一阶段:Python入门/Python开发环境搭建 47楼
Python 全系列/第一阶段:Python入门/控制语句 48楼
Python 全系列/第一阶段:Python入门/控制语句 49楼
Python 全系列/第一阶段:Python入门/序列 53楼

class Man:
    pass
class Chinese(Man):
    def eat(self):
        print("中国人用筷子吃饭")
class English(Man):
    def eat(self):
        print("英国人用叉子吃饭")
class Indian(Man):
    def eat(self):
        print("印度人用手吃饭")
def maneat(m):
    if isinstance(m,Man):
        m.eat()
    else:
        print("不能吃饭")
maneat(Chinese())
maneat(English())
maneat(Indian())

老师说多态的存在有两个必要条件,是继承和方法的重写。在这里我的每一个子类都没有对父类方法进行重写,但运行起来和老师的效果一样。我写出来的还算不算是多态?感觉这里写的多态貌似没什么意义啊。精华就在m.eat()这一句,而m是我们传进去的类名。“类名.方法名”,这样的语句不就是直接限定了执行eat方法的位置嘛。我觉得甚至连父类都不需要有,两个必要条件里我连继承都不需要继承,我直接就能达到所谓多态的效果。呃,所以多态到底干了个啥。我留下了不学无术的泪水QAQ。求老师点拨。谢谢

class Chinese:
    def eat(self):
        print("中国人用筷子吃饭")
class English:
    def eat(self):
        print("英国人用叉子吃饭")
class Indian:
    def eat(self):
        print("印度人用手吃饭")
def maneat(m):
        m.eat()
maneat(Chinese())
maneat(English())
maneat(Indian())

看我改成这个样子多爽,两个必要条件:继承和方法重写,我都不要了。一样能实现“多态”的功能。

Python 全系列/第一阶段:Python入门/面向对象 54楼
Python 全系列/第一阶段:Python入门/函数和内存分析 56楼
Python 全系列/第一阶段:Python入门/面向对象 58楼
Python 全系列/第一阶段:Python入门/编程基本概念 59楼

课程分类

百战程序员微信公众号

百战程序员微信小程序

©2014-2025百战汇智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科创十四街 赛蒂国际工业园
网站维护:百战汇智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
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233号    京ICP备18060230号-3    营业执照    经营许可证:京B2-20212637